[精讚] [會員登入]
3995

當何某遇上江某(上)~江某的掌狀複葉與旋轉童玩

這個周末專程來到古坑華山,華山來過非常多次,但此行有個特別目的~為了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1349

分享連結 當何某遇上江某(上)~江某的掌狀複葉與旋轉童玩 @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10-25 10:58:59 最後編修
2017-06-19 23:21:16 By zfang
 

這個周末專程來到古坑華山,華山來過非常多次,但此行有個特別目的~為了"江某"!

『江某是何許人也?值得特地去拜訪?』

 
事實上,江某...它不是人!

在山區常可見到江某,它是五加科(Araliaceae)鴨腳木屬(Schefflera)的植物,有著明顯的掌狀複葉。植物的葉子有單葉、複葉之分,一條葉柄上長出兩片或兩片以上的葉子(小葉)稱為複葉。


掌狀複葉故名思義是指小葉在葉柄頂端放射狀展開,就像是張開的手掌一樣。

黑板樹的樹葉乍看像是掌狀複葉,但細細觀察會發現,之後上方還時會再伸出新枝新葉,其實它是屬於輪生葉(所謂的輪生是生出三片葉子以上)。這兒提到的是掌狀複葉,還有一種掌狀葉是單葉形式,例如青楓、構樹(有二種葉形,心型與掌形)。

*********

找江某做什麼?來做旋轉童玩。

一次家長分享日,擔任生態解說的日弘爸爸來了許多植物與昆蟲來班上分享:『將江某摘去葉子,然後就能利用葉柄在指上轉呀轉~』這是小時候就地取材的童玩。

 
在古坑的華山,步道旁就有幾株江某。


江某小葉子有的是長橢圓形(葉緣有些波浪),有的則呈現不規則的鋸齒狀。


沿著葉脈有不規則的鋸齒狀,這是江某幼樹的特徵。


長長的柄上長出5~11枚小葉的掌狀複葉。


葉子並非一樣大,有大有小,通常內側小,外側的葉子大。

江某的葉子很大,葉柄很長,約20~50 公分。小葉加上小葉炳,外型就像帶蹼的鴨掌或鵝掌,因此被又稱為鴨腳木或鵝掌柴。常見的馬拉巴栗也是掌狀複葉,而它與江某不同點在於小葉柄的長短,馬拉巴栗的小葉柄短,小葉幾乎是集生在葉柄頂端;而江某小葉葉柄較長,可以到 3~10 公分。

江某,名字很怪,令人印象深刻。難道是因為最早是被姓江的人發現的嗎?據說它的名稱來自台語的「公母」。為何叫公母?有一說是因為江某的雄花跟雌花很細小難分辨,公母不分的緣故;也有一說則是因為這種樹木是早期製作木屐的材料,木屐兩腳的形狀相同不分左右,被稱為『冇公冇母』,所以便稱做木屐的植物為公母(江某)了。

台灣許多的原住民族群因它的木材硬度適中、重量輕、不易龜裂,排灣族泰雅族都利用江某的木材做為刀柄刀鞘、木碗、水瓢或蒸小米用的蒸籠等,蘭嶼達悟族則製成女性長老在祭典上配戴的八角禮帽。

 
小葉柄也有長有短,摘去葉子後,葉柄與小葉柄變成爪狀。


內側小葉柄與主要的葉柄間形成小於90度的夾角。


將葉柄搭在指頭上,就可以像螺旋漿一樣旋轉。


小蒨對旋轉江某葉柄感到興趣十足。

一次次的試驗,有時還沒轉便掉地,有時則是轉太大力控制不好轉到飛出去。雖非一試就成,但難度不高,多試幾次就能上手,直到最後成功。(小葉柄摔斷或不玩時,再把它回歸山林。)


一起找找身邊有哪些葉子也能做這樣的旋轉玩意?

 

當何某遇上江某(上)~江某的掌狀複葉與旋轉童玩
當何某遇上江某(中)~ 旋轉鵝掌藤的葉柄
當何某遇上江某(下)~吸管呼啦棒

 

分類:生活觀察(小花小草、景與物) 2011/11/15 14:38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香蕉樹與香蕉(下) 香蕉樹的斷面 去年一次颱風後的假日,一家子來到華山散步,途經一座香蕉園,好幾株傾倒的香蕉樹橫躺著….. 椰子樹沒有年輪(

與伏石蕨相遇 一直想看伏石蕨,這回終於讓我見到了。 天祥一處步道臺階旁,我見到匍匐爬滿石頭的植物。 小巧圓圓肉質的葉片,它是伏石蕨。看

遇見半朵花~草海桐 在高雄中央公園的水塘邊意外看見『半朵花』。 花型可愛特別,花蕊與裂成扇狀的花冠分別在二側,呈現左右對稱的半朵花模樣。 花

化做春泥的豔麗黃花~太陽麻 七月份一期稻作結束後,鄉下一些農地並未接著進行二期稻作,而是種起花生、蕃薯......其中有一個田地種的東西很奇怪,有著

咖啡(一) 遇見咖啡樹、咖啡花 喝過咖啡,可曾見過咖啡樹、咖啡果,甚至是咖啡花?

臺灣黃杞的三翅果實(種子) 這是翅果嗎?怎麼是這種形狀?

隨機好文

乾的沙濕的沙 帶小孩玩沙,他們發現:乾沙濕沙顏色不一樣...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可擦拭的暗記筆 用暗記筆劃上重點,再利用暗記尺蓋住重點,可反覆背誦幫助記憶,若希望能恢復乾淨,用另一端擦拭即可清潔如新...

不只是『立竿見影』~我在德國的日晷映像 相片是2005年暑假去德國旅遊時拍攝的,將我所看見的日晷整理如下,當時只覺得日晷很漂亮,沒想到其中學問大~

[ZF科學食驗] 簡單好做又好吃的黑糖涼糕DIY 黑糖涼糕,簡單好吃。很適合科學食宴客來做,搭配澱粉特性或是非牛頓流體的現象,可以結合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