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470

[輔導團活動] 107學年度下學期自然領域教師共備工作坊(第二場)~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與影像保存

本週(2019.04.20)輔導團舉辦工作坊第二次活動,邀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252

分享連結 [輔導團活動] 107學年度下學期自然領域教師共備工作坊(第二場)~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與影像保存@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04-19 14:22:41 最後編修
2019-04-19 13:41:26 By zfang
 

本週(2019.04.20)輔導團舉辦工作坊第二次活動,邀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第一階段談紀錄片與記錄資料影片的不同,第二階段談保存與維護影像的重要性與歷程

老師用一些時間跟我們對談,他說到紀錄片具獨立觀點,而記錄資料影片則是盡可能地還原事物真實面貌。從拍攝糖廠影片提到保存這些影像的意義。從過去的影像中,找尋過去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老照片裡就有脈絡,可以看到生活、儀式。並提到修復與搶救這些資料的重要性。

關於曾吉賢老師

以下文字來自:南藝大尋獲台灣首部35釐米傳奇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351


台灣在1950-1970間生產了約1200部台語片,至今卻只留下了200部作品,過去許多影片佚失,史的今人只能依靠文字記載和上一輩的回憶來拼湊台語片的回憶。而上週學界在台語電影領域的努力上,又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11月7號於光點台北舉行記者會,由所長蔡慶同、計畫主持人井迎瑞、協同主持人曾吉賢、以及數位修復師王明山攜手正式對外公布,該所師生於今年尋獲了台灣電影史上開起台語片風潮之作《薛平貴與王寶釧》的電影拷貝。

《薛平貴與王寶釧》是1955年由陳澄三先生投資拍攝,邀請何基明導演執導,並由陳所屬的「麥寮拱樂社」歌劇團擔綱演出的台語黑白有聲電影。《薛》片是第一部台人自製的35釐米電影,當年標榜「正宗台語」電影,造成全台轟動,打破票房紀錄,陳澄三與何基明又打鐵趁熱的於次年推出《薛》的續集與第三集,並引起一陣歌仔戲電影的跟拍風潮。但在過去五十幾年,這三部歌仔戲電影普遍被認為早已因時代變遷而永遠佚失。多年來,台灣對於該片的研究只能參考一些片段與零碎的文字資料,鮮有人看過本片,一直是相關研究人員的遺憾。

南藝大音像所師生在今年六月於苗栗地區進行歇業老戲院與資深放映師的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的過程中,發現了這份珍貴的拷貝。負責進行訪問的曾吉賢教授回憶,當時他看到生鏽的鐵盒上貼著「王寶劍」三字時,還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台語電影,等到他回去整理文物時,才發現其中一個影格上有著「打破票房紀錄」的字樣,心中才暗暗驚喜,等到技術人員確定拾獲的就是《薛平貴與王寶釧》三集完整的拷貝時,他更是感到熱血沸騰......

《薛平貴與王寶釧》珍貴的影像精華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s0xl4V2Q4

關於南藝大修復《薛平貴與王寶釧》的相關新聞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08000857-260115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351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87424

從垃圾裡搶救回來的珍貴影像~

聽完之後,都想回家找到老相片,好好看看當時與現在的差異呢!

 

 

下午,則是由許淑娟老師分享,教學影片與紀綠片之間的關係。其實我們的教學影片,也就是一個紀錄片。

也介紹幾個好用的app。例如反轉影片,將小朋友溜滑梯的影片改編成超人往上飛的效果。例如設計一段5秒的連續拍攝,然後製作出呈現魔術般的倒轉現象影片。

這樣的東西如何應用於教學呢?

另外,也介紹幾個她曾參加的比賽。雖然不一定是要為了參加比賽而拍影片,但藉由參加影片反而可以推動自己向前!然後進入工作坊任務,一起拍的小小的教學紀錄片,也可以利用翻轉影片技巧。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軟埤坑實察記錄(1)~傾斜岩層、河階與白冷圳 這天跟輔導團夥伴(林溱岳主任、趙大偉老師)進行戶外實察,來到台中東勢區的軟埤坑休閒農業區。二位老師為地科專長,對戶外教學

96.12.12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三場):『物理教學小道具』 自然領域校內研習(第三場) 時間:96.12.12(三)下午第一節 主題:『物理教學小道具』 分享者:翠伶~修慎~ 修慎

[LIS在福科]LIS成長故事+熱學科學史融入教學(2018.10.05自然領域研習) LIS在福科,2018.10.05邀請嚴天浩與鄭弼升二位年輕夥伴,為自然領域分享:LIS成長故事+熱學科學史融入教學

[研習資料] 分區巡迴輔導與領召共備課程(以戶外探索環境教育為例)~霧峰國中(20181123) 輔導團團務資料

弓與箭(14) 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與弓箭 以『弓箭』為媒,帶領著孩子們學習科學, 並開始關心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

謝迺岳老師『創意教具DIY』 這是我第一次與謝老師的接觸,因為我的心得與部落格,使他對我產生印象。後來帶著我參與他的節目~遊客家搞科學,因而結下與科學節目的緣。而我也成為他口中的"台中市樁腳"!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針孔成像與暗箱攝影 18世紀的風景畫,流行用『暗箱』一種工具。它的原理其實就是針孔成像...

光與色~指上型LED手電筒 小小的指上型LED手電筒,有許多顏色,它也有科學嗎?

燃燒五月雪~木棉花驚『焰』 那陣子木棉花棉絮滿天飛,我想試著把困擾變成教學應用,不知道燒起來會如何?就燒燒看吧

進入轉動與力矩單元的課本小活動 搭配N版課本的warm up,來做個小活動。很欣賞這個設計,藉由隨手可以做的小活動,讓學生體會轉動。

從漫畫小知識做紫色高麗菜雞尾酒實驗 利用紫色高麗菜汁液的酸鹼變色特性,我們在同一杯溶液中透過酸鹼中和的方式製造不同酸鹼梯度,而製造顏色漸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