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486

[輔導團活動] 107學年度下學期自然領域教師共備工作坊(第二場)~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與影像保存

本週(2019.04.20)輔導團舉辦工作坊第二次活動,邀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3252

分享連結 [輔導團活動] 107學年度下學期自然領域教師共備工作坊(第二場)~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與影像保存@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2019-04-19 14:22:41 最後編修
2019-04-19 13:41:26 By zfang
 

本週(2019.04.20)輔導團舉辦工作坊第二次活動,邀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曾吉賢老師,談影像教育。第一階段談紀錄片與記錄資料影片的不同,第二階段談保存與維護影像的重要性與歷程

老師用一些時間跟我們對談,他說到紀錄片具獨立觀點,而記錄資料影片則是盡可能地還原事物真實面貌。從拍攝糖廠影片提到保存這些影像的意義。從過去的影像中,找尋過去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老照片裡就有脈絡,可以看到生活、儀式。並提到修復與搶救這些資料的重要性。

關於曾吉賢老師

以下文字來自:南藝大尋獲台灣首部35釐米傳奇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351


台灣在1950-1970間生產了約1200部台語片,至今卻只留下了200部作品,過去許多影片佚失,史的今人只能依靠文字記載和上一輩的回憶來拼湊台語片的回憶。而上週學界在台語電影領域的努力上,又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11月7號於光點台北舉行記者會,由所長蔡慶同、計畫主持人井迎瑞、協同主持人曾吉賢、以及數位修復師王明山攜手正式對外公布,該所師生於今年尋獲了台灣電影史上開起台語片風潮之作《薛平貴與王寶釧》的電影拷貝。

《薛平貴與王寶釧》是1955年由陳澄三先生投資拍攝,邀請何基明導演執導,並由陳所屬的「麥寮拱樂社」歌劇團擔綱演出的台語黑白有聲電影。《薛》片是第一部台人自製的35釐米電影,當年標榜「正宗台語」電影,造成全台轟動,打破票房紀錄,陳澄三與何基明又打鐵趁熱的於次年推出《薛》的續集與第三集,並引起一陣歌仔戲電影的跟拍風潮。但在過去五十幾年,這三部歌仔戲電影普遍被認為早已因時代變遷而永遠佚失。多年來,台灣對於該片的研究只能參考一些片段與零碎的文字資料,鮮有人看過本片,一直是相關研究人員的遺憾。

南藝大音像所師生在今年六月於苗栗地區進行歇業老戲院與資深放映師的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的過程中,發現了這份珍貴的拷貝。負責進行訪問的曾吉賢教授回憶,當時他看到生鏽的鐵盒上貼著「王寶劍」三字時,還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台語電影,等到他回去整理文物時,才發現其中一個影格上有著「打破票房紀錄」的字樣,心中才暗暗驚喜,等到技術人員確定拾獲的就是《薛平貴與王寶釧》三集完整的拷貝時,他更是感到熱血沸騰......

《薛平貴與王寶釧》珍貴的影像精華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s0xl4V2Q4

關於南藝大修復《薛平貴與王寶釧》的相關新聞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08000857-260115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351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87424

從垃圾裡搶救回來的珍貴影像~

聽完之後,都想回家找到老相片,好好看看當時與現在的差異呢!

 

 

下午,則是由許淑娟老師分享,教學影片與紀綠片之間的關係。其實我們的教學影片,也就是一個紀錄片。

也介紹幾個好用的app。例如反轉影片,將小朋友溜滑梯的影片改編成超人往上飛的效果。例如設計一段5秒的連續拍攝,然後製作出呈現魔術般的倒轉現象影片。

這樣的東西如何應用於教學呢?

另外,也介紹幾個她曾參加的比賽。雖然不一定是要為了參加比賽而拍影片,但藉由參加影片反而可以推動自己向前!然後進入工作坊任務,一起拍的小小的教學紀錄片,也可以利用翻轉影片技巧。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96.01.03~『衆樹歌唱』的研習 96.01.03參加『衆樹歌唱』的研習,參與的多是國小老師,出席老師可獲得一份豐富的教材。『衆樹歌唱』是一部以「樹」為起

96.06.06~『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研習活動 2007.6/6參加科學教育館所辦的研習活動,目的是宣導『中小學老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邀請三位去年得獎老師分

科學動手做與我的科學小玩意 前言:受邀爲台中市自然領域分享一場研習,這篇文章是紀錄自己971022在立人國中的研習活動~關於『動手做』且以老師為對象

[輔導團到校服務] 四育國中場113.05.24 這場到校服務,由張維倫老師負責主講雙語生物教學的經驗。 維倫老師首先探討了雙語教學是否應該完全用英語授課的問題。他強調,

[共備觀課紀錄] 敏慈老師的浮力探索第一堂課 這篇是我參與新竹縣成功國中共備與觀課的紀錄,敏慈老師以二個浮力小實驗引發學生對影響物體浮沈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LIS在福科]LIS成長故事+熱學科學史融入教學(2018.10.05自然領域研習) LIS在福科,2018.10.05邀請嚴天浩與鄭弼升二位年輕夥伴,為自然領域分享:LIS成長故事+熱學科學史融入教學

我有話要說

>>

限制:留言最高字數1000字。 限制:未登入訪客,每則留言間隔需超過10分鐘,每日最多5則留言。

訪客留言

[無留言]

隨機好文

乾的沙濕的沙 帶小孩玩沙,他們發現:乾沙濕沙顏色不一樣...

魔鏡~魔鏡~誰最愛? 照鏡子是所有人的最愛,特別是對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而言,面子>>裡子~~『外在』比『內涵』重要...

杯與盤的對話~倒影杯 不銹鋼杯子本身就是曲面鏡,透過杯體的反射效果而形成有趣的圖案。

不只是『立竿見影』~我在德國的日晷映像 相片是2005年暑假去德國旅遊時拍攝的,將我所看見的日晷整理如下,當時只覺得日晷很漂亮,沒想到其中學問大~

黑白無双蛋~茶葉蛋與茶焗蛋 手邊有二顆熟雞蛋,恰巧一黑一白。 一個是黑殼白蛋,一個是白殼黑蛋... 黑蛋?是什麼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