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讚] [會員登入]
1028

《暑輔基礎能力練習2/6》暑輔第二節課~發泡錠的觀察

這是暑輔第二節課的紀錄,透過發泡錠訓練學生觀察紀錄,同時,老師也觀察學生的能力。

分享此文連結 //n.sfs.tw/14711

分享連結 《暑輔基礎能力練習2/6》暑輔第二節課~發泡錠的觀察@zfangの科學小玩意
(文章歡迎轉載,務必尊重版權註明連結來源)
最後編修
2020-08-06 18:04:34 By zfang
 

暑輔只有六節課,第一節課用數字方塊暖身,藉由操作與執行,跟老師建立關係。也透過翻轉數字方塊,說些想對他們在學習科學所要建立的信念:「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

這是暑輔第二節課的紀錄。

希望接收新班級的學生具備基礎能力,在暑輔就得先設計課程來練習。這節課,一組只發一顆維生素C發泡錠、一個玻璃杯、水,學生進行觀察紀錄基礎能力練習,老師也順便觀察學生們的文字表達與討論。

先發一顆發泡錠,利用五官要求20個字的觀察。盡量以完整句子呈現,鼓勵用手繪圖來輔助說明。還可以運用比較與測量,並刮少許粉末嚐嚐。學生討論很久,直到發泡錠逐漸顏色變深。最後匯集小組發現,指定學生上台書寫成果。

同時發下玻璃杯,請學生清洗並盛裝飲用水。

等到書寫的同學回來,再一起將發泡錠放入水中後,仔細觀察杯內、杯上方的變化,同樣利用五官與測量來記錄變化。最後飲用發泡錠水,對比與食用粉末的不同。匯集小組發現,指定學生上台書寫成果。

下課前老師根據所寫,引導學生比較各組的觀察,綜合分析大家的發現,順便解釋學生寫出來的融化與溶解。最後傳遞一顆“一上課就放置在一角的發泡錠”。
「為什麼它會變成這樣?」老師問。
「跟水反應了。」學生說。
「哪來的水?」老師又問。
「空氣中的水氣。」學生回答。
很好,這就是潮解,不只受潮,還反應分解了。

整堂課沒有提到二氧化碳,也不講解發泡原理,因為… 那是下一堂課才要探究的事兒。

上課時導師從走廊外經過,看起來很吵,但學生都認真在討論。下課後好幾個學生湊上來,「老師,明天要做的汽水,也是用發泡錠來做嗎?」「不是喔!」「太好了,發泡錠它不太好喝耶!」我也覺得,香料太多。也有同學來借罐子想看成份標示,跟我討論上面的成分。好奇心有了,接下來的課程就容易多了,究竟下一堂課會如何?學生們明天就知曉。

發泡錠實驗現在看來很普通,但它真的是科學好物,稱得上經典。喜歡用簡單的東西來進行實驗,越簡單越容易推廣與複製。它可以搭配小白板帶口頭發表、設計實驗、探究成分與變化… 但在升國二暑輔第2節課的此刻,只想透過它訓練觀察紀錄。

「一節課只專注在一件事上,把想要強調的事放大!」

 

 

END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隔空點火~蠟燭的燃燒(燭芯與蠟蒸氣) 燭芯的角色是什麼?為什麼要翦燭呢?影響蠟燭燃燒的因素有哪些?點火一定要碰觸到燭芯嗎?不必接觸燭芯就可以點燃蠟燭,你相信嗎?

[骨牌影片] 傳統骨牌影片(含簡單機關手機骨牌人體骨牌) 這篇整理幾段傳統骨牌的影片,純機關連鎖反應的類骨牌影片則在另篇。

「你掛了嗎?」自製桌邊環保掛鉤~2017福科國中科學園遊會紀錄 「你掛了嗎?」自製桌邊環保掛鉤~2017福科國中科學園遊會紀錄,包含站立鉛筆闖關與動手做。

動手做椪糖與焦糖化反應 椪糖的椪,用以描述這個糖逐漸ㄆㄥˋ起。為何會椪起?這與小蘇打的受熱分解有關。

太陽能炊具(Solar Cooker)製作活動成果 每一組的造型都有很大的差異,有的造型像衛星接收器、有的像在烤乳豬、也有學弟妹拿著一大堆鏡子〈表情真的很認真

用湯匙來爆米花(上) 方法與活動過程篇 湯匙也能爆米花嗎?當然可以,這是一個相當好玩又好吃的科學實(食)驗呢!

隨機好文

嘴開開,傻楞楞~輕鬆一下 無聊小玩意,輕鬆一下

2012日偏食~ 利用電鍋蒸盤針孔成像觀察日偏食 記錄2012/5/21在家帶小孩做的日偏食觀測

玻璃水晶球 雖說是『水晶球』,其實是玻璃做的,它是一個光學小玩意。

魔鏡~魔鏡~誰最愛? 照鏡子是所有人的最愛,特別是對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而言,面子>>裡子~~『外在』比『內涵』重要...

孤陋寡聞?汽車抬頭顯示器 有開車的人都知道,在前方平台上放一些物品,常常會因為反射而造成視線干擾…,如果有這麼一個東西把干擾變成賣點,豈不又是一種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