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研習中學到很棒的動手做,惠文高中龍世斌老師教大家製作琥珀標本。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遙遠的古代,昆蟲居住在松樹林中,突然~松脂由樹幹表面滴下,牢牢黏住了牠,慢慢越積越多……然後地殼變動,他們被深深埋在地下,經過千百萬年的地質作用,就變成天然透明的琥珀……侏儸紀公園第一集就是以此為開始,敘述科學家利用琥珀中蚊子吸取的恐龍血,複製出這些古代生物。這個情節看似合理,問題是:琥珀是否能保留軟組織?恐龍血進入蚊子體內是否已被酵素分解?DNA是否斷裂?是否混有其他動物的血液?光要解出人類的DNA就已經研究好久了,目前對恐龍的認識多是由化石與演化的過程中獲得訊息,想要直接透過『血液』研究並不容易。
年紀輕的松脂(約1000年)為松香,時間再長一點就稱為珂巴,如果超過200萬年,才有資格叫做琥珀。市面常見號稱琥珀的多半是珂巴,而蜜臘~大概只到松香這個等級。真的琥珀少,於是世斌老師教我們利用松香(化工行有賣一磅140元上下),製作琥珀標本,便宜~操作也簡單;至於昆蟲~小蜜蜂,則是由中興大學協助提供。
1.學生用鋁箔做出小盒(盒子的形狀決定琥珀的形狀),盒中放入要做標本的昆蟲。(為了要體貼老師們,準備一種精緻小盒,將松香加入其中,做出來的標本不用拆模,直接就可以展示收藏了!)
2.將松香放在燒杯中加熱熔化,將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中,等待凝固。
3.將鋁箔盒去除,再用美工刀修飾,若是有不透明處,可用酒精清洗擦拭,就會變得透明。
操作過程中發現,昆蟲輕容易浮起,所以可以用牙籤把牠壓下去;或是先倒一半,放入昆蟲略固定後,再加到滿。有些老師的昆蟲在製作過程中,居然解體!而我仔細挑選死狀很可愛的蜜蜂(?),並為牠設計好美美的姿勢,倒入松香後~結果牠還是變成捲曲狀!
自製的琥珀標本有二個問題有待解決:
1. 如何讓顏色變淡?松香是混合物,約60-70度就開始熔化,而在加熱的過程,因為會破壞結構,使得顏色變得較暗較深,不像天然琥珀。
2.如何提高硬度?原始的松香或琥珀,因為在地底受到壓力(地質作用),硬度較大;自製的較脆,容易斷裂,世斌老師研究團隊們有想過加入硬化劑。(還在克服中)
在製作過程中因加熱以及攪拌,所以會有氣泡,也造成困擾。如果靜置~其實氣泡也會慢慢浮出消失,然而有時候還是會有大氣泡被包裹在自製琥珀標本中。怎麼辦呢?『其實也不用刻意處理,』世斌老師告訴我們:『可以藉機告訴學生,科學家也可以由這些氣泡去分析成份,了解當時的大氣環境……』所以氣泡本身也有意義。(目前好像是由冰層去了解當時大氣環境。)
*******
半年前在同一個地點,同樣是自然領域動手做研習,惠文高中趙育興老師教大家利用油性黏土、石膏與即溶咖啡,製作『三葉蟲化石標本』。'
育興老師事先製作與化石標本幾乎相同的陽模。(利用牙科的齒模材料,做出化石的陰模,然後再用硬度更高的樹脂,複製出化石模型。)帶學生進行複製時:
1.利用油性黏土不會乾硬又可回收重複使用的特性,將化石陽模以蓋印章方式壓在油性黏土,做出模子。
2.接著泡製石膏液,倒入油性黏土模型中,等待乾燥就好了!
3.小心剝除油性黏土,為了使化石更逼真,泡小杯即溶咖啡,將乾燥的石膏化石標本浸入其中染色,再度乾燥就好了!
至於未用完的石膏液或清洗燒杯的廢水,千萬不可直接排放於水槽,以免造成水管堵塞。怎麼做呢?育興老師提供一個好方法,液體倒在土壤中,做個天然的過濾~再將土壤表面的石膏刮起,丟到垃圾桶中!滿有意思的活動,我做二個~有一個失敗,因為石膏內部不夠乾,哈哈~我實在太心急了。
附註~育興老師、世斌老師與惠文高中自然科團隊,設計了許多奈米與生物的教學活動,獲獎連連!育興老師(singer)也曾經在我鬱卒低潮的時期,在部落格上留言打氣加油呢!
分類:自然領域與研習心得 2008/10/22 22:59